中国高水平开放持续释放“磁吸力”(开放谈)
近期,多位跨国企业负责人带来了扩大在华投资的最新计划,他们纷纷表示,中国对全球投资者有着强大的“磁吸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当前,全球跨国投资仍然低迷,中国却以高水平的开放、强大的国内市场、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成为全球投资者青睐的热土,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长期稳居世界前列。
中国以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表明,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就是赢得未来。一方面,中国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投资者拓展了国际合作空间。另一方面,中国正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展现出强大的国内市场潜力和前景,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丰富的创新应用场景和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让越来越多外资企业更加坚定地投资中国。
一揽子“稳外资”政策持续发力,既展现出中国坚定开放的姿态,也进一步稳定了外商投资信心。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成为新时代中国利用外资的基础性法律,此后从修订完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到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再到《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出台,稳外资政策不断增加,外资准入限制不断减少,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国内规则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兼容性,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稳外资系列政策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举措不断落实,将使外资企业在中国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也将吸引更多优质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深耕。
中国还在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协定,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贸易和投资规则,并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开展先行先试,持续完善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监管执法等领域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投诉处理机制,稳住现有存量外资、吸引更多增量外资。
同时,中国继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优化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逐步放宽电信、互联网、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准入限制,减少或逐步取消外资在服务业持股比例限制,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进一步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给予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待遇,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经济秩序。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做的”和“正在做的”,展示出力度和诚意,跨国企业无不看到、感受到。放眼全球,中国不仅是全球投资者的“避风港”,更是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展望未来,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停,中国市场“磁吸力”将愈发强劲。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所长)
- 实时讯息 黔东南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2025年第一季度交通运输领域执法检查 04-04
- 实时讯息 华尔街集体重挫,美股被疯狂抛售! 04-04
- 实时讯息 赴德签证服务提速!德国金融科技企业赴德宝上海办事处启用 04-03
- 实时讯息 鲁比奥称中国建设的公路“使他差点得脑震荡”,外交部驳斥 04-03
- 实时讯息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