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波:病房里的 “生存哲学”


我生过一场大病,几乎挂掉,所以颇有几篇“病文”。下了几次决心,也跟好友表态过几次,再不写病房了。那朋友说,你知道气场吗,知道感应吗,知道量子吗?写这种事情不好,很不好啊。
最近常去探望病人,想了想,病房里也有好事。英国作家兰姆就说:“害病,就是可以拉下帐子,堂而皇之地白日做梦。”他还说,人一病倒,他在自己心目中便非同小可了。他一下子,便成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关心目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成了他的本分。
有一回,我爸住院,隔壁床是个90岁老太太,嘴瘪眼亮。她是个退休教授,精通英语、俄语、日语。没见她孩子来,基本是学生轮流来。她说,这样很好。我还能教他们外语,他们就应该照顾我。人和人之间,就是要互相利用嘛。平时,她由保姆照顾。她指指保姆说,你看看,她跟着我多好,我还能教她普通话呢。
这种听来既自我又真诚的话,就适合生病时在病房里大剌剌地讲出来。换作平时,老太太估计会有忌讳。
还有一回,我爸心脏病发,住省立医院。同病房的一个中年人,有8个人陪床。我没有写错,是8个人!(我一般不用感叹号,这回要用。)打听了一下,这位病友是个工厂老板,也是心脏的毛病。陪床是各路亲友,平时靠着老板吃饭。那8个人,不停地说话,是声音很大的方言,听不懂在聊什么。还有四人,分工精细,两人搓手,两人揉脚。心脏病啊,不怕吵吗?
观察了一下那位中年病友,面无表情,偶尔睁眼,气色尚佳。就猜想,也许这个大阵仗的搓揉和照顾,就是一种老板式的养病方法,正好疗心止病?

我住院时,住的是肿瘤病房。整间大屋,无一人不悔恨叹惜,怨自己没有以自我为中心,爱自己太少啦。
有个肺癌病人,一直吹着口哨。我以为他性格乐观,藐视病魔。有天跟他聊天,他说,唉唉,我是口哨高手呢,这是在病房不敢大声吹,但现在也吹不出来了。肺马上要切掉一半,这辈子也不能大声吹了。以前我也没有打听一下,有没有世界口哨大会,我是有资格参加的。后来,听医生跟他说,连切肺的手术,都没资格做。要做的话,得上外地医院做伽马刀。
有一个开拖轮的船长,不抽烟不喝酒。某日,在甲板上跌了一跤,背痛1个多月还不好。这样查那样查,最后在一家小医院发现了大问题。女儿是世界500强企业高管,他辛苦的海上生涯就快结束,却生病啦。住院1个多月,用的全是攒下来的假期,一直没有通知单位。他说,领导来看,同事来看,顶个毛用,只会添烦恼。从前,我要考虑这个人的情绪,那个人的想法。现在,我的想法比谁都重要。
肿瘤病房里的多数患者,都不太想别人知道或慰问自己。被人追问病情,会让他更有无助感。有些职场高层隐瞒病情,是担心影响提拔和升职。他们的保密工作,通常做得更好。由于医疗条件更好,生存率也更高,所以在病中获得提拔升职的机会还是不少的。如果被人得知,带病工作还是先进事迹呢。当然,升职的机会也就没了。但总的来说,隐瞒病情,不是隐瞒罪错,没有什么风险。
这种时候,每个人都是旁观者,或者哨兵。他会觉得,关注别人,就是关心自己。那个心态,不能简单类比为“同是天涯沦落人”,而是视他人为自己的镜像。在别人痛点上,找自己的心理安慰。不是心地不厚道,而是引以为教材。

有一个已扩散的老头,医生说,这个药对心脏有副作用哦。老头哈哈一笑:“最好是心脏啊,走得快,才是福气。”奇怪的是,有些人真有这个福气。大家纷纷举例,癌症病人最后不死于癌症,也是有的。我举一例,有个朋友的父亲,诊出晚期肝癌不久,不料突然死于脑溢血。事后,全家人在难过之余,一致感到幸运。
有个戴假发的中年女病人,脾气急,讲话快得跟说书一样,一进门,病房就全是她的声音。有一次,她跟我嘲笑那位输液港出问题的女人。她说,我早提醒过,埋在胸脯上的管子,怎么也不如只埋在大臂上。现在好了,管子跑到颈动脉附近,有斑块了,看她怎么办。你我要小心保养管子啊。
输液港出问题的女病人,当过单位财务。更早些时候,给大家讲过自己的失误。有一次,她错转了7万元到陌生人账户。费尽周折,才找到那个人,对方质问:“你这个骗子,为什么盗取我的账户信息?”女病人苦苦哀求,那是我的救命钱,不信你可以来我家,到医院来看看啊。对方终于被说服,还真赶到家里看了看。碰到好人,一场虚惊。她对大家感叹,你们小心哦,就是打官司,讨钱也要好久,会耽误治病呀。
病房里住久了,新鲜事似乎天天有,但悲惨故事没人喜欢天天听。某日,五楼病房擦窗户,把铝合金窗户推了下来,哐当一声,掉到楼下。不知为什么,医院后勤把物业叫到肿瘤病房听训,中气十足,骂得热闹。那一天,大家都听得高兴,这是感受到久违的健康气息啦。
病房,就是个给人打屁股的驿站。出了病房的人,如果够幸运,能平安,会战战兢兢往前走,然后忘了那些破事。刚出院那阵子,有人动员我参加什么“某友会”,想都没想,就本能地拒绝了。一群受创的人一起互相励志,对别人有用,对我没用。
跟健康人在一起,才能健康。治病之道如此,其他事项也如此。
- 实时讯息 卢小波:病房里的 “生存哲学” 07-25
- 实时讯息 川青铁路:搭载着舒心与盼头的列车正在飞驰 07-25
- 实时讯息 “雪姨”王琳被叛逆期儿子扇耳光?本人发文愤怒回应:请停止造谣传谣! 07-23
- 实时讯息 危机之下的充电宝行业众生相:谁在“扑火救急”,谁在逆势“兜底”? 07-23
- 实时讯息 民声现场|企业办事陷入“死循环”:开个“门”咋这么难?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