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雨后大量出现!不要捡,不要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07:36:00    

最近一段时间,杭州出现了多雨天气,湿度也比较大,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蘑菇的生长。这不,不少橙友在橙友圈晒出了看见到的蘑菇。


橙友@喜欢摄影的橙柿君:

杭州潮成这样了?

谁能解释这种现象

还有个问题,这蘑菇能吃吗?


橙友@小黑咬阿利:

# 鲜活柠檬黄# 黄蘑菇!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的分享:在路边的绿化带里,小区草坪中发现了蘑菇,密密麻麻的“白点点”随处可见。






这些分享中,大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能吃吗?


这类蘑菇路边很常见,有剧毒!


大青褶伞


每年的雨季,有关吃了野外采摘的蘑菇中毒事件就会出现。这是去年橙柿互动报道的两则:



在第一则新闻中,71岁的陈大伯从外地来杭州探亲,发现马路边茂盛的“白杆杆”与平时在菜市场购买的鲜蘑菇形似,随手采了一袋,回家炒了一盘“大自然的馈赠”,让他鬼门关走了一遭。


这个毒蘑菇,就是大名鼎鼎的大青褶菇,又被称为“ICU”菇,它也是我国引起中毒事件最多的毒蘑菇种类之一,常生长于公园草坪、菜地里、路边荒地,甚至是垃圾堆旁,可以说是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种类。在大青褶菌的初期,它外形与无毒可食用的鸡腿菇(毛头鬼伞)很像,所以经常有人误食导致中毒。


误食大青褶菇后,一般在15分钟-3小时开始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患者可伴有焦虑、发汗、畏寒和心跳加速等。呕吐、腹泻严重时,因电解质丢失、失衡可致肌肉痉挛,脱水严重可致全身循环功能障碍。


出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即就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只能对症治疗。医生呼吁广大市民朋友:野生蘑菇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毒性也千差万别,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最管用的办法就是不买、不采、不食野生菌。



杭州市疾控中心在其公众号“杭医健康生活”上曾多次发布提醒:雨水过后,绿化带、树林、河边草丛等地方时常可见野生蘑菇。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不要捡食野生蘑菇!


一些野生有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


在野外,无毒蘑菇往往与有毒蘑菇混生,无毒蘑菇极易受到有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因此,即使食用无毒品种的蘑菇,仍存在中毒风险。


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类型包括: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肾衰竭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



疑似毒蘑菇中毒该怎么办?如发现疑似毒蘑菇中毒,患者应及时就医。如果有食用的野生蘑菇图片和或剩余蘑菇样品,请一并带到医院,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毒蘑菇种类和中毒类型并针对性实施救治。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