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学院“四维融合”思政课实践教学助力思政育人
3月10日至14日,茅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赶在《茅台生产与认知》课程开课前,组织2024级学生进行《思政实践课》教学动员、培训和辅导工作。这是该校《思政实践课》的日常。

思政课教师指导实践教学
多元主体联动推动“大思政课”建设
茅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搭建《思政实践课》的校内外资源和平台,建设“一城一园一馆”(中国酒文化城、鲁班革命烈士陵园、四渡赤水纪念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发了“步履蹒跚:清末民初的茅台酒镇,商旅往来:盐运文化的兴起,风云际会:红军长征过茅台,神来之笔:四渡赤水,崇本守道: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等现场教学资源库。遴选思政课骨干教师撰写现场教学讲义,设计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建设引导学生聚焦主题、坚持问题导向、参与课堂教学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行走课堂。建立学院教指委审核制,从政治性、思想性、适应性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同向同行。学院联动校团委,将思政实践教学学生讲部纳入“第二课堂”学分体系;学院还联动学工部门,将思政实践教学教师辅导环节纳入学生社区管理,思政课骨干教师深入学生社区,回应学生关注热点。多元主体联动为《思政实践课》教学提供了强大合力。
四维融合构筑沉浸式育人生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理论研习-情境体验-文化浸润-学术深研”立体化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模式。依托贵州省金课《思政实践课》,开发“红色教育基地研学+主题研讨工作坊+学术论文撰写”三阶教学法。
首先,以课前理论研习的形式解决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的问题。其次,将研习环节接收到的学生情感共鸣点同实践教学育人点进行联动分析,解决如何达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的问题。再次,通过情景体验(在教学基地进行实地讲解或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过程)、文化浸润,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在撰写思政课实践报告手册的过程中,推动教学内容内化提升。

思政课实践教学集体备课
在《思政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处教学相长的育人生态,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协同教师开展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挖掘,教学片段主讲,形成“教师导学-学生主讲-展演汇报”教学形态,寓思政教学于生活化的沉浸式体验。
产教融合构建实践育人新模式
茅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同产教融合课程有效对接,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将“《思政实践课》+《茅台生产认知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融合,实现一体化教学,提升课程挑战度,引导学生在专业课教学中,拓展和深化对有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关照现实。

与仁怀一中开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
学院还积极探索将思政课实践教学融入大一新生军训课程教学模式,组织学生沿鲁班场战斗遗址开展研学活动。学院积极向有关企业、中小学共享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协助开展理论宣讲二人讲。
示范驱动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获奖证书
自《思政实践课》独立设置以来,年均组织1000人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团队连续两年斩获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一等奖(2023、2024)、“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二等奖(2023、2024)。多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校或来电交流学习课程建设经验。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思政实践课》教学经验推广至学院思政课教学,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作者 李莎莎
编辑 湛泽梅
二审 贺诗涵
三审 李勋
- 实时讯息 成都:当科学家成为中学生的导师,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04-02
- 实时讯息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2025无人机国际邀请赛点燃“天空数字化”浪潮 04-02
- 实时讯息 法官进校园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04-01
- 实时讯息 山东高青:“小课堂”融入“大思政” 04-01
- 实时讯息 青邻·夜校 “童”你“乒”出精彩 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