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传媒学院“苏”然起敬大思政融媒活动实践团走进春江新城公益暑托班
“我长大后想当一名记者,像叔叔阿姨那样记录身边的故事!”7月21日下午,南京市铁心桥街道春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公益暑托班里,拿到“小记者证”的小然同学举着证件兴奋地说。当天,南京传媒学院“‘苏’然起敬大思政融媒活动实践团”在这里开展的小记者启蒙课,让社区儿童在趣味互动中开启了新闻世界的大门。

在南京传媒学院戴娜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将新闻传播专业特色与青少年教育需求相结合,精心设计了系列课程,其中小记者课通过案例互动、场景模拟等创新形式,成为当天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课程之一。

下午两点,暑托班的孩子们刚结束午休,实践团成员张琦、王莹莹、崔雯茹便开始了授课。“大家知道记者每天都在做什么吗?”王莹莹以提问开篇,通过播放央视记者深入灾区采访的短视频,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新闻工作者的日常。视频中,记者顶着风雨报道灾情、蹲在田间记录丰收的画面,让孩子们瞪大了眼睛。“记者要去现场看真实的情况,还要把看到的告诉更多人。”小彤举手回答,稚嫩的话语道出了新闻真实性的本质。

互动问答中,孩子们展现出对新闻知识的浓厚兴趣。讲解新闻定义时,实践团成员先抛出几个生活案例:“最近开展的手工课算不算新闻?”“常看到的固定节日活动算不算新闻?”问题刚落,教室里便竖起一片小手。“手工课算!因为是刚发生的新鲜事!”“节日活动要是每年都一样就不算!”孩子们的回答精准踩中“新近发生的事实”这一核心,还有孩子追着问:“那节日里有新活动就算新闻了吧?”

随后解析新闻要素时,结合具体案例讲解“5W1H”概念,孩子们很快在引导下找出“何人、何地、何时、何事”等要素。谈及新闻价值,张琦结合知名记者事迹提问“什么样的事值得报道”,孩子们纷纷回应“大家关心的事”“能帮到人的事”,在轻松互动中,新闻的专业概念悄然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小记者课的设计初衷,是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媒介素养的种子。”戴娜老师介绍,课程不仅传授基础新闻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责任感。实践团结合知名记者事迹设计的教学内容,既贴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又融入了职业精神教育,让红色教育与专业启蒙实现了有机融合。据了解,实践团的公益暑托服务将持续开展一周,除小记者课,还设计了趣味手势舞、奇幻动漫赏析等核心课程。
通讯员 崔雯茹 摄像 林品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校对 陶善工
- 实时讯息 南京传媒学院“苏”然起敬大思政融媒活动实践团走进春江新城公益暑托班 07-26
- 实时讯息 柬埔寨称遭泰国5次炮击(央视新闻) 07-26
- 实时讯息 桃李面包:实控人吴学群质押6500万股 07-25
- 实时讯息 硬核装备涨知识,小学生进警营共绘“防溺”安全图 07-24
- 实时讯息 抚州市乐安县一段道路布满碎石深坑村民出行“堵心”,维修工程搁置6年 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