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川渝协同监管显成效,跨省滞留船舶“提速”完成整改顺利复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09:07:00    

在长江黄金水道上,一场跨越川渝两地的水上交通协同监管行动,展现出“川渝一家亲”的强大合力与执法温度。近日,一艘南充籍货轮因船检证书过期被依法滞留后,在川渝两地水上交通管理部门的紧密协作下,仅用72小时便完成整改顺利复航,这一成果正是“护民强港 川渝同心”执法品牌的具体实践。

5月14日,暮色中的重庆市北碚区犁子林码头,一艘缓缓驶入的南充籍货轮“川蓬安货0198”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通过“船讯网”轨迹核查与现场登船检查,执法人员发现该船检验证书处于失效状态,船舶适航性存在重大风险。

证书过期意味着船舶技术状况未经专业机构核验,存在安全技术缺陷和隐患,可能导致事故险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六十四条、《内河运输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四条第(三)项和《船舶安全检查缺陷处理指导原则(船旗国监督检查部分)》等相关规定,重庆交通执法总队依法对该船实施滞留措施,责令停止航行(作业)。

为迅速消除安全隐患,帮助船方避免违约损失,重庆交通执法总队第一时间启动川渝共管水域联勤机制,主动对接四川南充海事、船检及执法等机构,通报船舶违法行为及重大事故隐患情况。通过信息互通、技术协同和全程督导,协助船方完成临时检验,完成重大事故隐患的闭环整改。

从5月16日执行滞留措施到19日措施解除,这场跨省协作仅用不到72小时便实现隐患闭环。船长感慨道:“以前遇到这种事只能干着急,耗时费力,这次川渝两地水上交通管理部门手把手指导,帮助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川渝一家亲’的执法温度。”

过去,跨省船舶监管存在信息孤岛、标准差异等痛点,现在川渝两地水上交通管理部门建立了“三同三共”机制——同标准执法、同平台监管、同频次巡航,共治隐患、共育人才、共享资源。下一步,川渝两地将深化“数字赋能”合作和水路执法协作,共同织密长江上游航运安全网。

一艘滞留货轮的整改历程,折射出川渝协同治理的深度变革。当执法力度与温度并存,当区域壁垒被创新机制打破,黄金水道方能真正成为惠民富民的“黄金通道”。这场跨越山河的守护,正在为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来源:重庆交通执法总队

编辑:张建民

川渝地区媒体求助维权热线请联系张主任:17708086808(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