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53支歌队齐聚靖州岩寨赶歌会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7月19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大堡子镇岩寨村举办2025年“湘黔互动·乡情互联”少数民族非遗传承歌会。此次歌会以“以饭养身、以歌养神”为理念,致力打造“世界上最长的民族歌会”,吸引了湘黔两地53支队伍参与。

(现场对歌、喝拦门酒)
“欢迎欢迎真欢迎,欢迎来到岩寨村。”活动当天,岩寨民族文化广场响起清脆的欢迎歌,为远道而来的歌友们送上最质朴的问候。37支贵州队伍、16支湖南队伍身着绚丽民族服饰,带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使命汇聚一堂。歌师们轮番登台,一展歌喉,用歌声架起湘黔两地交流的桥梁。
“我每年都来赶这个歌会,已经40多年了。”湖南靖州大堡子镇大木村民歌代表队队员龙金香笑着说,“能和众多优秀团队交流格外开心,这不仅是展示本地文化的舞台,也是学习其他地区文化的好机会。”
“能来到湖南赶歌会,和湖南的朋友们对歌,心里特别高兴。”贵州省天柱县坌处镇偏坡村领队谢治金用苗语分享着喜悦。作为苗族人,他始终觉得传承非遗是责任,希望歌会越办越好,让湘黔两地的朋友有更多交流机会。
现场,歌声或激昂如号角,或婉转似流水,既藏着民族文化的密码,也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观众们沉浸其中,不时拿起手机记录精彩时刻,享受这场一年一度的民族文化盛宴。
“第一次现场听苗侗山歌,太震撼了!”云南省昭通市游客郭小琴直言,歌声里的生活气息和感染力让人难忘,“加上本地美食,已经在盼着下次再来了。”
岩寨歌会源远流长。自明末清初,每逢“赶场日”,歌师们便自发聚集在岩湾村茶树坳以歌会友,逐渐形成习俗。2007年起,歌会固定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在岩寨鼓楼举办,自此歌会走向规范化、规模化,成为湘黔边境的“文化名片”。
“‘四十八寨赶歌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大堡子镇宣传专干龙琳介绍,歌会不仅是文化盛会,更是湘黔两省携手推进乡村治理、建设和美乡村的实践载体,“我们希望通过歌声,展现湘黔人民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焕发新活力。”
(钦苏芬 林哲)
- 实时讯息 湘黔53支歌队齐聚靖州岩寨赶歌会 07-20
- 实时讯息 今日快评|厚重河南如何轻盈表达 07-14
- 实时讯息 追寻田园时光 感受民俗文化 兰州市文旅局发布6条乡村旅游线路 07-12
- 实时讯息 “药香小分队”空降校园 和娃娃们开启奇妙“药”趣之旅! 07-10
- 实时讯息 “京彩夏日”来袭!五大板块万余场文旅活动诚邀广大游客畅游北京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