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我啊,要上天啦!”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二十号瞄准今天(24日)17时17分发射。此次太空之旅还有一位“神秘乘客”——仅有指甲盖儿大小的涡虫。
中国空间站为何要不远万里,邀请这些“小不点儿”奔赴太空?即将开展的太空实验,会为人类的医学研究带来哪些突破?

涡虫是个什么虫?
近日,在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的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涡虫上中国空间站前的准备工作。该科研团队已围绕涡虫开展了近20年的研究,为这次送涡虫上空间站积累了丰富经验。
涡虫是扁形动物的典型代表,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超过5.2亿年,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之一。专家介绍,这次上中国空间站的涡虫,是经过无性繁殖的东亚三角涡虫。

涡虫具有超级强的再生能力,有科学家曾做过实验:把一条不到2厘米长的涡虫切成279份,一周之后,每一段都能再生出一条新的涡虫出来。这种惊人的再生能力在动物界当中极其罕见。

另一方面,涡虫和人类基因组的相似度高达70%以上,因此研究涡虫对于研究人类细胞克服老化、延缓衰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教授赵博生介绍,无论如何切割涡虫,切哪一部分,大概7到10天,它都能再生出来。涡虫和哺乳类动物具有相似性,研究涡虫干细胞的增殖,或许能够在克服人类疾病等方面,得到一些提示。
除了涡虫,还有哪些小伙伴一起“上天”?
除涡虫外,斑马鱼和链霉菌也将作为研究对象被带上太空,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斑马鱼实验将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明确蛋白稳态对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
链霉菌在土壤改良、植物促生抗逆、生态系统构建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链霉菌实验将研究微生物活性物质和酶在空间环境下的表达规律,为利用空间环境资源开发、微生物应用技术和产品奠定基础。
除了上述涡虫、斑马鱼、链霉菌三项生物实验外,神舟二十号乘组还将在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持续开展59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望在血管化脑类器官芯片培养、软物质非平衡动力学、高温超导材料空间制备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
- 实时讯息 商务部:目前中美之间未进行任何经贸谈判 04-24
- 实时讯息 “虫虫我啊,要上天啦!” 04-24
- 实时讯息 视评线丨美国“消费神话”破灭 到底谁手里无牌可打 04-23
- 实时讯息 一岩一水皆诗韵,一茶一景续文明 04-23
- 实时讯息 “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启动 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