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90后”高校辅导员的“十二时辰”!他们用特有的方式暖了学子的青春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18:07:00    

N海都见习记者 何丹莹/文 受访者供图

“当时我挺着五个多月的孕肚,凌晨1点在医院走廊守着,直到学生缝完针、家长赶过来,才松了口气。”回忆起2021年国庆节前的那个深夜,福建理工大学辅导员吴心宇至今仍印象深刻。那天,她班上一名女生因肠胃炎、低血糖从床上摔下,后脑勺出血昏迷,作为辅导员的她,成了学生最依赖的“第一联系人”。

在福州的高校里,像吴心宇这样的年轻辅导员还有不少,同校的辅导员薛旭亮,引导“爱打游戏”的学生开发校园小程序;阳光学院辅导员施清芳被学生称作知心大姐姐,刚陪伴一届学生毕业……今天是教师节,记者采访了这些“90后”高校辅导员,他们打破了“管纪律、发通知”的刻板印象,而“24小时待命”的背后,是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也是事事有回应的承诺。来听他们的故事——

吴心宇在处理学生事务

挺着大肚子 深夜送学生去医院

“辅导员的手机,从来不敢调静音。”这是福建理工大学辅导员吴心宇工作8年来的习惯。2017年刚入职时,她还是个和学生差不了几岁的“小吴老师”,如今已是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暖心前辈”,2021年那个深夜的经历,仍刻在她的记忆里。

那天近午夜,她接到学生舍友的紧急电话:“吴老师,某某同学摔下来了!后脑勺在流血,叫她没反应!”彼时是国庆节前夕,不少学生已返乡,校园里比平时冷清,而吴心宇正怀着孕,行动不便。

同事们得知情况后,主动提出分工,由他们留在宿舍对接校医、等候120急救车到场,全程跟进现场情况,让吴心宇直接去医院等候对接。直到凌晨,学生家长匆匆赶至医院,看到孩子情况逐渐稳定好转,一行人悬了大半夜的心,才终于放下来。

这样的“突发”,在她的工作中不是个例。有学生遭遇诈骗哭着去警局,她赶过去陪学生做笔录,帮着联系警方跟进,甚至毕业多年的学生读博时想入党、工作中遇困惑,还是会找她聊——“他们说,想起大学时我帮他们解决过的事,就觉得找我靠谱。”吴心宇笑着说,这份“被依赖”,是她坚守的动力。

薛旭亮向学生分享简历制作技巧

把“游戏瘾”拧出“创造力”

“老师,我就喜欢打游戏,学计算机不就是为了玩得更爽吗?”面对学生直率的“坦白”,福建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学院辅导员薛旭亮没批评,反而笑着接话:“那你想过以后让别人玩你开发的游戏吗?”

这位1996年出生的年轻辅导员,最懂“用学生的语言聊成长”。他曾遇到一个“特别的学生”:高中时就自学完大学多数专业课。薛旭亮笑着问他:“你比别人领先这么多,不想做点让大学更有意义的事?”

这句话点醒了学生。在薛旭亮的引导下,该学生牵头做了“班级管理系统”,让班级事务高效运转,还带领班级拿下“苍霞好班级”大赛第一名;后来在学院霞客技术协会中,与团队成员一起开发出福建理工大学专属的“霞客课程表”,为同学、辅导员排难解忧;大三学年,为了应对AI浪潮对计算机专业的冲击,“AI简历修改系统”应运而生,致力于帮毕业班同学解决求职难题。

“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值得关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要做的就是帮他们亮出来。”薛旭亮说。

施清芳在分享温暖辅导员故事

做学生的“24小时情绪树洞”

“施老师,周末‘City Walk(城市漫步)’搭子缺吗?”在阳光学院,“95后”辅导员施清芳的微信里,总有学生发来这样的“调侃”。她能接住“搭子文化”“泡泡玛特隐藏款”的话题,也能在深夜里做学生的“情绪树洞”。

施清芳说,用“朋友式沟通”解决学生的难题,是她的拿手活。学生小周曾沉迷游戏,成绩下滑,施清芳没说教,反而说“我也玩这个《英雄》,咱们聊聊出装”,聊着聊着就聊到“怎么平衡游戏和作业”,还约定“你打完这局就去提交作业”。慢慢地,小周自己制定了作息表,成绩也赶了上来。

在就业指导上,施清芳更是“手把手”帮。2025届学生小何纠结考研还是就业,投递1500多次简历都没结果,施清芳帮她做职业测评,逐字改了3版简历,还模拟跨境电商公司的面试场景。当小何拿到上海一家公司的录取通知时,第一时间给施清芳发消息:“老师,你就像我的亲姐,24小时都能找你求助,太安心了。”

今年7月,施清芳带的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有学生创业成功后,特意回校给她推荐就业岗位;有学生遇到职场困惑,还是会深夜发消息跟她聊。“我从来不是‘管纪律的’,而是学生成长路上的‘摆渡人’,帮他们过了河,看着他们走远,这就是我工作的意义。”

编辑:李焕泉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