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 重庆酉阳把3619个垃圾收集点搬上导航App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2:17:00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入推进,垃圾治理成为各地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农村地域广阔、管理分散,垃圾收集点位的科学布局和高效管理一直是难题。近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住建委依托高德地图小程序,创新推出“垃圾收集点位一张图”,将全县39个乡镇街道的3619个垃圾收集点从“地上”搬至“图上”,用数字化手段为农村垃圾治理提供新思路。

困局

垃圾治理“盲调盲改”,效率低下

过去,酉阳的垃圾治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由于缺乏系统化的管理工具,垃圾收集点位的布局和调整往往依赖经验判断,甚至存在“盲调盲改”的现象。

该县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坦言:“以前,垃圾点位的调整没有科学依据,常常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比如,有的点位设置不合理,村民投放不便;有的点位布局过于密集,造成收运车辆重复绕行。”

此外,垃圾收运环节也存在诸多问题。收运司机对垃圾点位的分布情况掌握不足,常常需要绕远路或重复行驶,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降低了工作效率。村民也反映,由于不清楚最近的垃圾收集点位置,常常需要走很远才能投放垃圾,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垃圾治理的效果,也制约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如何科学布局垃圾收集点位、优化收运路线、提升管理效率,成为酉阳亟待解决的难题。

破题

数字化赋能,科学管理“一张图”

为解决这些问题,酉阳县住建委积极探索数字化手段,依托高德地图小程序,打造“垃圾收集点位一张图”。这张图将全县3619个垃圾收集点全部标注在电子地图上,实现垃圾点位的可视化、动态化管理。

据该县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垃圾收集点位一张图”不仅直观呈现垃圾收集点位的分布情况,还具备多项实用功能。乡镇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小程序实时掌握辖区垃圾点位的布局,动态优化增减点位,避免过去“盲调盲改”的粗放管理模式。在垃圾收运环节,系统中的“顺路规划”功能为收运司机提供智能路线参考。司机只需输入起点和终点,系统就能根据实时路况和垃圾点位的分布情况,规划出最优的收运路线,这一功能大大减少了重复绕行,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针对村民投放不便的问题,该县住建委在“垃圾收集点位一张图”中嵌入二维码,村民只需扫码进入小程序,就能立即查看离自己最近的垃圾收集点位,并获取详细的导航路线。这一功能不仅方便了村民,也提高了垃圾投放的准确率。

在管理层面,该县主管部门通过平台可以快速定位问题点位。一旦发现某个垃圾收集点存在满溢、破损或污染等问题,主管部门可直接对接属地乡镇进行限时整改,形成“发现—交办—处理”的闭环机制,这一机制有效提升垃圾治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成效

收运车辆跑得更“明白”,效率更高

自“垃圾收集点位一张图”上线以来,酉阳的垃圾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乡镇管理人员普遍反映,系统的可视化功能让他们对垃圾点位的布局一目了然,调整点位时更加科学合理。收运司机也表示,“智能路线规划功能让他们跑得更明白,活儿更省力了”。村民则对扫码查找点位功能赞不绝口,纷纷表示乱扔垃圾的情况明显减少。

据统计,系统上线后,垃圾收运车辆的行驶里程平均减少15%,运输成本降低10%。垃圾投放的准确率也大幅提升,村民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展望未来,酉阳县住建委计划进一步拓展系统功能,预计5月份上线“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地图”和“厨余垃圾收集点地图”,通过技术手段将管理逻辑从“末端处置”转向“源头管控”,为全县探索人居环境治理提供更加务实的路径。

“垃圾收集点位一张图”不仅是酉阳垃圾治理的一次创新实践,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在数字化赋能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正朝着更加科学、高效、便民的方向迈进。

从“盲调盲改”到“科学管理”,从“效率低下”到“精准高效”,酉阳“垃圾收集点位一张图”的实践,展现了数字化手段在农村垃圾治理中的巨大潜力。未来,随着功能的不断拓展,这张“图”将为城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通讯员 喻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