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西安话”吗?
你知道吗?汉语包括十大方言区,陕西就占了五大类。人们通常所指的“陕西话”仅指中原官话中的关中话,西安方言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01
你了解过西安话吗?

在唐代等以关中地区为都城的朝代,关中方言都是当时官话,等同于现代普通话,被称为雅言。其起源可追溯至西周始,汉朝影响力渐广,在唐朝时,西安方言达到了它的最佳状态。因此,部分古汉语、史记以及唐诗,需要以关中方言解读、发音,尤其在唐诗之中有所体现。
例
用西安话读一读
体会不同的语感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mei)。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zei)。
路逢斗鸡着,冠盖何辉赫(hei)。
——李白《古风》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cei)。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hei)。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sei)。
水深波浪阔,天使蛟龙得(dei)。
——杜甫《梦李白》
语音知识小科普
为什么有的唐诗用关中方言来读更有韵味?由于唐诗是以当时的关中方言为发音,且注重诗句的韵脚,即最后一个字必须是相同或相近韵母。而现代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调为标准音,其中包含部分南方官话字音。因此,用普通话读唐诗时,一些诗句中原本同韵的字发音有所改变,读起来也就不押韵了。
开口即是文化,吐字便是历史。西安作为曾经的十三朝古都,关中方言可以称为是最早的官话,因此,关中话在保留部分发音的同时,也保留下来许多古汉语及使用习惯。

被称为“中国汉堡”的肉夹馍沿用了古汉语的偏正结构,意思是肉夹之于馍内的意思。
西安人把吃饭叫作“咥”(die)饭,发音简短且铿锵,对话时显得气势汹汹。其实“咥”为古汉语,即为咬,在《易·履卦》中曾提及:“履虎尾,不咥人”。
《诗经·陈风·月出》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嫽)兮”。其中“嫽”字,与西安人夸赞时脱口而出的“嫽扎咧”同字,其使用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意为美好的意思。
还有一些现代汉语极为少用的词汇。如,辛弃疾《满江红》“层楼望,青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中的“他谁”意为谁;司马光《和复古大雨》“白雨四注垂万縆,坐间斗寒衣可增”中“白雨”意为暴雨;谢逸《江神子》“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中“年时”意为去年。
贾平凹也曾在《西安这座城》提及关于西安方言:“如果依音笔写出来,竟然是文言文中的极典雅的词语,抱孩子不说抱,说‘携’,口中没味不说没味,说‘寡’,即使骂人滚开也不说滚,说‘避’。”
02
“西安话”速成指南
在掌握了现代西安方言的起源后,是时候尝试学习说一口地道的西安话了!小编接下来为你介绍三种西安话速成方法!
例
发音变化
一声念成轻声,二声保持不变
三声念成四声,四声念成一声
活用“把字句”
西安话的精髓是将“动宾短语”全部转换为“把……一……”句式,如:
收钱——把钱一收
开门——把门一开
加油——把油一加

图/小红书Haaary
甚至衍生出“把”字后面只加名词的句式结构,如:
“我就真想把他个没脸没皮的!”表示责怪和威胁。
“我把你个大胖小子!”则表示长辈对小孩的疼爱。
语气助词
掌握了以下这些语气词,也就真正的进入了西安话的世界:
啥——撒(sā)
普通话:干什么呢?
西安话:弄撒满?
了——咧(lie)
吗——么(me)
普通话:吃了吗?
西安话:吃咧么?
的——滴(di)
普通话:我的天呀
西安话:额滴神呀
怎么——咋(zà)
普通话:怎么了
西安话:咋咧
可以吗——得行(dei xíng)
普通话:咱们去吃羊肉泡,可以吗?
西安话:咱咥个羊肉泡,得行?
西安话这把钥匙已然递到你手中,试着和身边的西安人打个招呼吧,在拉近彼此距离的同时,解锁更多解读西安的新方式!
来源:综合自西安地方志、百度百科、西安潮生活、西安文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网易上流及网络
- 实时讯息 2025年全国城市巡回招聘西安站举行 提供1.3万余个就业岗位 04-18
- 实时讯息 你真的了解“西安话”吗? 04-17
- 实时讯息 “两年失联9人”?官方回应西安一峪口贴警告牌→ 04-13
- 实时讯息 社区开设智慧父母研修班 助力家长育儿升级 04-13
- 实时讯息 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数智兴村 让老乡日子“美滴很”!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