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入选国家级学术共同体!湖北汽院深耕西非市场,服务中国汽车出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21:1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陈君宝 齐剑平)当满载“中国制造”汽车的巨轮驶入加纳特马港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西非(加纳)研究中心的教授们正带着学生在电脑前比对西非市场最新贸易数据。

近日,该研究中心成功入选 “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成为全国区域国别研究版图中的新坐标。研究中心深耕西非、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获得国家级学术共同体的权威认可,也为区域国别研究服务“中国汽车出海”不断探索新路径。

从语言课堂到跨国智库的跨越

在“中国车城” 十堰这所高校里,外语教学也曾面临过“学用脱节”的困境。2018年,当外语外贸学院决定将加纳作为研究切口时,质疑声不断:“一个工科院校的外语学院,能做好国别研究吗?”

“我们有的正是别人没有的‘交叉基因’。”研究中心负责人翻开一摞泛黄的调研笔记:团队依托学校深厚的汽车行业背景,连续追踪西非汽车市场,发现当地汽车保有量较低,市场增长空间广阔,目前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布局。这些一手数据,为中非汽车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提供了真实基础的数据,有效服务国家汽车出海战略,其价值最终也获得国家级学术共同体的肯定。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加速重构,区域国别研究的价值愈发凸显。研究中心着眼于西非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围绕中非汽车国际贸易产业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等重点内容,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创新,逐步形成了“基础研究-政策咨询-国际合作”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发挥出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平台、西非研究智库的积极作用。

“三张拼图”破解学科转型密码

在外语外贸学院,三个看似不相关的场景构成独特风景:语言实验室里,学生正用英语模拟汽车零部件交易;国际贸易课上,教师用加纳关税案例讲解RCEP规则;而加纳恩克鲁玛科技大学孔子学院的志愿者蔡柳依老师,在教会加纳学生“变速箱”中文发音的同时,也及时向教授团队反馈当地消费者的车型偏好。

“这就是我们的‘语言+汽车+外贸’铁三角。”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院长杨荣广介绍,研究中心通过整合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等省级一流专业资源,将外语从“工具”升级为“接口”:英语专业开设汽车文化课程,国际贸易专业开发非洲市场专题,连文化传播研究都聚焦“中国车企非洲形象建设”。近三年,该院毕业生入职车企国际部门的比例逐年攀升。

在7月的区域国别学调研座谈会上,外语外贸学院近10位专家教授参与其中,与同行专家深入探讨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外语学科新发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内容。朱静老师的一句“区域研究不只是书斋学问,而是要成为国家战略的‘传感器’”获得现场广泛认同。

正如联盟评审专家所言:“真正有价值的区域研究,永远诞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处。”

当“区域国别学”的探讨主要还停留在学界时,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已用“汽车+”特色钥匙打开了西非研究的大门,为“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中非合作提供智库服务,书写新时代高校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生动实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