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生刘岚:让崇明岛各镇超声专业全覆盖,她为海岛医疗点亮精准之灯


“要不是当时刘主任帮我看见了肝脏上的病灶,开刀医生说,寿命最多只有半年。9年过去了,你看现在,我还好好的,3个月随访复查一次,像老朋友一样,找刘主任就心定了。”袁先生乐呵呵地说,“以前,我们一说看病,就要‘去上海’;现在,越来越多人都知道崇明岛上也有医德医术好的医生,这是我们的福气。”
清晨7时许,崇明岛刚被潮声唤醒,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超声诊断科诊室已排起长队。“刘主任,今天您一定要帮我看看这个结节!”70岁的王阿婆攥着检查单挤到诊室门口。诊室内,科主任刘岚盯着显示屏上的动态影像,手中的探头在患者腹部缓缓移动:“别担心,我们慢慢看。”她的声音温和却笃定,像一剂无形的镇静剂。
这是刘岚扎根崇明的第13个年头,她是崇明区超声医学专业的带头人,牵头开展6项区域首创超声新技术,为基层社区培养了17名新超声医师,补上了基层社区专业人员无人可招的短板。数字背后,是这位超声诊断科主任用专业与温情编织的海岛医疗网络,诊室墙上层层叠叠的锦旗中,“医术精湛”格外醒目,这也是患者对其精准诊断的最高赞誉。

如探照灯般的火眼金睛找到蛛丝马迹
“刘主任,多亏了您让我少挨一刀。”2023年冬天,88岁的杨阿姨带着女儿跨过长江隧道,将锦旗送到超声诊断科。时光倒回3个月前,外科主任的会诊电话打到了刘岚手机上:“患者剧烈腹痛,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其他影像资料疑似肠肿瘤,拟行剖腹探查,患者坚决不同意,请超声再帮忙会诊一下!”
在一帧帧跳动的图像中,刘岚逐一收集细微的声学特征,整理诊断思路,根据超声影像特征结合多年积累的专业经验,她考虑杨阿姨为右侧附件区炎性,与回盲部粘连,形成炎性包块,导致局部肠管梗阻。“炎性包块类似肿瘤样病变,因此其他影像学考虑肿瘤病变。”她建议,临床医生继续抗炎对症治疗,并采取灌肠给药,这样用药肠道吸收快、路径直接,效果会更好,果然,患者很快疼痛症状减轻,肠梗阻奇迹般缓解,炎症包块也逐渐缩小,直至一个月后完全康复,避免了不必要的开刀。
“超声医生的眼睛要像探照灯,穿越迷雾,顾全局、抓细节。”曾有位乳腺癌患者因乳腺结节形态貌似“温和”,随访多次变化不大,一直不愿手术治疗,希望在刘岚的专家门诊得到明确诊断。然而,从看似“温和”的影像特征中,刘岚发现了蛛丝马迹:常规模式下没有血流灌注的结节,在微血流信号中有微弱异常,极不易辨别。结合其他的影像依据,她诊断此结节有恶性风险,建议手术治疗,最终,病理结果果然显示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属于癌前期病变。
在刘岚的诊室外,候诊区如同微型社交场,患者们自发传递着“挂号经”:“找刘主任要做好两个准备:一要带齐病史资料,二要备好耐心。每位患者她都至少扫查20分钟,看她的门诊千万别着急。”

手把手带教让全岛社区超声医生全覆盖
长期以来,超声医生都是行业内紧缺人才,即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普遍配有超声检查设备,因其具有无创、覆盖项目多、医疗信息丰富、检查结果即检即出等优势,已成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过程中最常使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也是社区全科医生最为依赖的辅助诊断方法。
随着就医习惯的改变、人口老龄化情况加重、健康普筛工作频繁等新形势的出现,在崇明区,超声医生缺口问题迫在眉睫。“靠我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年轻人加入团队,才能走得长远。”5G技术普及后,地广人稀、专业机构分布疏散的崇明迎来了发展小高峰:2019年,刘岚根据前期调研信息与技术优势,在区卫健委与医院支持下创建了5G超声远程诊断培训中心,为区域内远程网络医疗与专业教育培训奠定了基础,并开班招收学员,为社区培养新超声医生。
“刚跟师的时候,我特别焦虑,肝脏8个切面的结构很难学,刘老师就劝我不要急,手把手教我怎么分辨。”堡镇社区的宋欢说,从最初两个月的观摩,到逐渐上手写报告,再到模型训练扫查方法,最后才接诊真实患者。刘岚充分利用医院患者量大、学科病例多、有高年资医师可以搭台的优势,开展社区新超声医师导师制培养计划,从开始学、怎么学、教学内容的穿插安排,都进行了严谨设计,让一个个“社区小白”从第一天的懵懂,到毕业时的胸有成竹,让地理位置更为边缘的绿华镇等地区也有了信得过的“家门口”超声医生。至今,刘岚已为各社区培养了17名新超声医生,覆盖13个社区,补上了社区超声医生无人可招的短板,也结束了崇明区社区超声专业不能全覆盖的历史。

带队筑好崇明岛上超声医疗的“长城”
“有刘主任在”,这是团队成员的信任,也是她们的底气:疑难病例会诊,刘主任在;突发事件,刘主任在;“主任我病了,夜急诊起不来了”,凌晨,刘岚也绝无二话,从家中赶来接诊……超声诊断科副主任陆殿元说,这种“我在”的担当精神,也铸就了团队灵魂。为了接诊更多患者,刘岚推行“病种分时段就诊”,“上午以空腹检查的门诊患者为主,住院患者、非急症患者等则安排在下午,这样一来,日均接诊能力可以从500人提升至700人。”
给年轻人分担子,增加责任感;给年轻人托好底,让他们放手尝试,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骨干。“每到周末,我就会‘赶’他们出去学习,上周末,专攻妇产科检查方向的小朋友就去北京了,回来要给全科室进行汇报。”刘岚说,每个人带回来的“一小点”学习火种,就能逐渐汇聚成全科室“一大点”的储备宝藏。在她的带领下,超声诊断科先后获评崇明区巾帼文明岗、上海市巾帼文明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上海市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成为崇明区卫生行业一面鲜红的旗帜。
为什么选择留在崇明?刘岚笑道,“许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这是我和小岛的双向奔赴,感谢这片适合我的土壤。”34年从医生涯中,她始终记得最初的心愿:好好做一名超声医生,成为患者迷茫求医路上一盏明灯,既能照见病灶,更要温暖人心。
原标题:《超声医生刘岚:让崇明岛各镇超声专业全覆盖,她为海岛医疗点亮精准之灯》
栏目主编:顾泳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黄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