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18年环保卫士路,看这位工程师用十万数据擦亮美丽中国“生态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9:51:00    

4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谷树茂作为生态环境领域代表之一,围绕“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美丽中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发布会上,谷树茂介绍,他已在污染源监测岗位坚守近18年。他表示,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为环境管理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工业企业的烟囱、突发环境事件现场,都是他的 “战场”。工作任务繁重时,夜以继日、节假无休成为常态,一年出差可达200多天。为调查取证,深夜攀爬几十米高的烟囱开展突击监测也并不鲜见。监测工作耗时漫长,无论严寒酷暑,高空作业常常持续一整天。夏天,衣服反复湿透;冬日,厚棉衣也难敌寒风。即便如此,谷树茂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有些人看来,监测或许是枯燥无味、很平凡的一件事。”但是他坚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

作为污染源监测人员,谷树茂及其团队每年对工业企业进行现场监测与帮扶指导。“截至目前,累计监测帮扶企业超千余家次,出具监测数据十万余条。这些数据不仅支撑环境管理决策,还助力企业优化生产工艺,选择合适治污设施,从源头和末端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大气和水环境持续改善。”

谷树茂介绍,生态环境监测是反映美丽中国“颜值”的“镜子”,美丽中国美不美、美在哪儿,都需要用监测数据来说话,这就需要监测这面“镜子”质量得高,这样才能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真实情况。为此,他和他的团队也在不断研发新的先进的监测设备和制定相应的监测规范、监测标准,来确保监测数据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在实现美丽中国进程中,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在谈到新技术对工作的影响时,谷树茂指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眼睛和耳朵,是一项法宝利器。山东有3.5万家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企业,但人力监测监管效率低下。为此,山东建设了大数据平台,汇集全省7800 家重点排污单位1.4万个点位的自动监测数据,以及企业用电量、生产状态参数等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对比,能很容易地在线上发现企业是否存在涉嫌弄虚作假的行为,然后根据这些线索,再去现场进行监测检查。例如,曾发现某企业自动监测数据看似正常,但用电量数据显示治污设施停运,经现场检查,证实企业擅自修改监测设备参数且污染物超标排放。大数据技术极大提升了监测监管效率。

未来,谷树茂表示将持续把这些新技术与我们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进行深度融合,届时相信我们监测监管的水平还会有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

(大众新闻记者 董婉婉 北京报道 经纬工作室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