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浙企应对关税风暴的“三字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0:4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高祥 季建荣 于瓅

“噔噔噔,噔噔噔……”走进杭州翔天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翔天供应链”)的打样间,缝纫机发出的机械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专注着为客户赶制样品。尽管全球贸易正经历“关税风暴”的冲击,但这里的生产节奏依旧平稳有序。

连日来,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一时间搅动了全球贸易神经。

浙江,作为外贸依存度全国第一的省份,如何应对?潮新闻在一线走访发现,外贸人们有着自己的“三字诀”。

翔天供应链的打样间。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定:风暴中岿然不动

在杭州市拱墅区湖州街一栋六层小楼内,翔天供应链的工作人员正在与客户逐项核对样品细节。

记者顺着楼梯往上走,发现这里别有一番天地——每一层都有好几个展厅,展示着男装、女装、围巾和帽子等服饰产品。在二楼展厅旁边的打样间里,工人们正埋头赶制样衣。

翔天供应链的展厅。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谈及近期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翔天供应链董事长郭均感触颇深:“对于我们外贸人而言,关税肯定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比如我们的一部分美国客户已经暂停下单,处于观望的状态。”

不过,得益于公司的全球化布局,美国市场对翔天供应链带来的负面影响有限。郭均坦言,在全球贸易背景下,中国企业要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不能自乱阵脚。

岿然不动的勇气,来自实力。在台州西格迈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工人们正腾挪设备、清场布线,为即将到货的国产多通道实验系统腾出“C位”。

西格迈总裁蒋木林告诉潮新闻记者,公司产品有40%份额出口美国,当前虽然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但公司的生产节奏并没有改变,包括子公司在内的7家工厂,所有生产线都在运转。

西格迈车间一景。图片来源:西格迈股份官微

据了解,作为拥有1.5万种减震器产品、覆盖全球车系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西格迈的转型并非简单的“设备替换”,而是一场全链条的技术革新。企业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5家省内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针对电控悬架生产等关键环节开展协同攻关,成功研发出专属智能装备。

国际贸易的浪头不断打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来自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蒋木林称,西格迈是全球汽车悬架系统行业领军企业,产品线丰富,市场需求大。

“美国客户更需要我们的产品,那我们的议价权、主动权就会更大,成本就可以转移到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不用自己承担,影响就变得没那么大。”蒋木林告诉记者。

另有企业对记者表示,商业世界里,风险形影不离,多元化布局对企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深耕美国市场的同时,开拓其他的市场,如欧洲、中东、东南亚等也必须同步展开,内销市场和外销市场要两条腿走路。

拓:新市场中寻新机

在嘉兴海宁的浙江六合控股集团车间内,记者看到,一条条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作为一家2024年产值达6.3亿元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其外贸占比高达80%。公司生产的汽车制动钳等产品,约75%销往欧洲、美国等国际市场,其中欧洲市场占比在80%左右,美国市场约15%,其他国际市场约5%。

六合控股车间一景。潮新闻记者 于瓅 摄

六合控股总经理周伟强坦言,美方持续升级的“对等关税”政策,确实给企业的欧美市场业务带来了冲击,“美国市场的客户已陆续打电话过来,要我们暂停发货,这个我们也能理解。”

面对“对等关税”影响下的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原本深耕美国市场的部分同行,也纷纷开始转战欧洲市场。

“为了尽快融入欧洲市场,他们往往通过直接降价的方式赢得客户,这迫使我们采取行动,比如通过调价来稳固我们自己的合作伙伴。”周伟强说。

为应对挑战,企业已经着手改变策略,周伟强介绍说:“一方面我们通过拜访客户、供应商等合作伙伴,携手共渡难关;另一方面也积极开拓新市场,3月份以来已先后前往中亚、东南亚以及国内的广州等地参展,寻找更好的合作项目,也希望找到更加优质的供应商,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些成效。”

拓市场的动作,翔天供应链早已开始。郭均表示,“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目前,翔天供应链的客户基本是全球500强公司,并成功转型成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服装制造商,专注于跨境电商平台上的自有品牌出口,大楼里陈列的琳琅满目的产品,都是转型成功的见证。

翔天供应链展厅一景。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摄

“目前,美国市场的份额只占我们总份额的10%左右,欧洲、南美、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成为公司重要的增长动力。”郭均表示,拓市场之外,公司也正在进行全球化布局。不仅在国内,翔天供应链还利用低成本和灵活供应链优势,在孟加拉国、柬埔寨、越南、缅甸等地也开辟供应链配套。

在位于越南二期工厂内,西格迈的175套智能装备正开足马力生产初级零部件,产品直接供应东南亚,有效开拓了多元化的市场。

“我们构建‘中国研发+东盟制造+全球服务’的分布式供应链,将高附加值环节留在国内,基础加工环节属地化布局。”蒋木林表示,这种“双主场”模式不仅可使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和关税综合影响,还能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抗风险能力。

精:高品质带来主动权

“这是我们公司自有品牌的产品,也是我们下一步重要的发展方向。”在翔天供应链的展厅内,郭均指着一排衣服说。

多位浙商与记者交流时普遍表示,关税风险带来的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趁此机会加大科研投入,进行产品升级,增强自身实力才是抵御风险的最好出路。

“拥有自己的品牌,才有定价权。公司做了这么多年给国外贴牌,现在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通过跨境电商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郭均表示,如今,翔天供应链已经有Special magic、Puli、Woolcano等多个重点打造的运动户外跨境品牌。跨境出口让“中国工厂+翔天服务”与欧美品牌同台竞争,在定价、渠道、品牌等方面比OEM(指“代加工”)有更大的优势。他一直相信,有实力才有议价权,有实力才有“好运气”,“现在跨境电商给企业提供了直面消费者的机会,在掌握自有品牌后,才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才会有足够的实力不被某些‘大客户’左右。”

4月13日下午,由浙江省贸促会、浙江省国际商会、浙商银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浙里出海”——2025年宏观形势报告会在杭州举行,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议全球经贸变局下的浙江外贸破局路径。根据浙江省贸促会调研显示,145%的关税将导致浙江出口承压,叠加“脱钩断链”风险和供应链重构压力,企业亟须在多元化市场布局、供应链韧性提升及创新转型中寻找破局之道。

六合控股部分产品展示。潮新闻记者 于瓅 摄

对于周伟强来说,此次挑战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契机。“趁着这次机会,我们六合控股积极修炼内功,投入1000万元,对企业一些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对工艺进行升级;同时投入300多万实施数字化改造,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关税压力之下,美国的客户也都在抱怨,抱怨成本加大、抱怨政策的阴晴不定。”蒋木林告诉记者,如何让他们在抱怨中依然选择中国企业,就需要企业在产品上做大做精,让自己的产品不可替代。

蒋木林说,这些年公司一直在持续推进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全过程数字化改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降本增效,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当你有了议价权,可以把成本转移出去,关税才不会‘伤害’到你。”

浙江省贸促会会长、省国际商会会长陈建忠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美国新关税政策正在深刻重塑全球化格局,浙江企业面临出口压力大、脱钩断链风险高、市场格局重塑等多重压力。贸易壁垒挡不住经济全球化,浙江企业要持续优化供应链布局,调整市场结构、贸易方式,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