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西藏妇女就业权的有效保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06:19:00    

妇女就业权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人权,既是妇女实现自我发展、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区域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指标。西藏各级政府将妇女就业权保障工作视为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战略任务。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西藏妇女就业权得到有效保障,2023年全区妇女就业率攀升至68.7%,较2012年提升21.5个百分点,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女性经营主体突破10万户大关,在藏药研发、唐卡艺术、民族手工业等领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西藏妇女就业权保障的发展实践,不仅彰显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和落实,更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中妇女发挥着关键且不可替代的“半边天”作用。

一、法治筑基铸牢平等就业屏障

法治是保障妇女就业权的坚实根基。我国宪法第四十八条确立男女平等基本原则;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就业促进法强调“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这一系列专项立法共同构筑起西藏妇女就业权的法治保障体系。西藏自治区以国家法律为纲,立足实际开展地方性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为保障妇女就业权得以全面实现,西藏自治区成立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委员会,从源头确保各项法规政策的公正性;农牧区土地确权登记制度的完善,夯实了农村妇女的经济基础;156个法律援助机构与31个专门维权合议庭形成的网络化布局,则构建起覆盖全区的法律救济体系。特别是110便民警务站设立的860个“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岗”,将权益保护覆盖至社会治理末梢,实现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覆盖。通过法治体系的持续完善,司法实践的创新到位,从制度设计到机制运行,确保西藏妇女的就业权益得到法治保障。

二、政策护航铺就特色发展之路

政策作为法治体系的延伸与实践载体,是保障妇女就业权益的核心机制。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从国家战略安全全局高度为西藏等边疆民族地区就业发展锚定方向,也为西藏妇女就业带来新的机遇。西藏自治区立足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政策举措。在持续加大对西藏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中,引导企业在招聘环节向西藏妇女倾斜,使妇女能深度融入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并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实施妇女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设贴合西藏妇女需求的特色农业、民族手工艺制作等特色技能培训课程,提升就业竞争力;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完善妇女创业贷款政策,落实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妇女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西藏自治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清晰的目标设定、详实的任务规划,通过立法与政策的衔接,为妇女就业权赋予制度性的保障。以日喀则市为例,编织产业作为妇女参与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的特色产业,近年来在市妇联的牵线下,与援藏省市相关部门沟通对接,以“企业+合作社+牧户”模式带动2.3万名藏族妇女年均增收3.8万元,使得广大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技能培训提升妇女就业能力

技能是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西藏自治区在全区建成妇女职业技能培训中心74个,形成覆盖7地市的技能培训网络,成为西藏妇女提升自我、实现职业梦想的重要阵地。2023年数据显示,藏式烹饪、电子商务等特色培训项目突破传统框架,全年开展专项培训380期,参训妇女达5.2万人次,其中农牧区妇女占比超75%,培训后就业转化率提升至68%。近年来,以西藏妇联等组织为牵头,通过实施“农牧区妇女素质提升计划”,打造“阿佳赋能”品牌,投入培训资金1400余万元。在创业扶持方面,通过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扶持创办“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妇”字号基地36个,带动近万名妇女就业。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提升了妇女们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增强了她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信心。西藏自治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七号)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区法人单位的女性从业人员达到了26.2万,比例达到32.6%;个体经营户女性从业人员达到了10.3万人,占比为47%。从全部就业人数的比例来看女性达到了45%左右。

四、文化传承与数字转型,双轮驱动就业新发展

西藏自治区通过激活传统文化资源与发展数字经济双轨并进,开创妇女高质量就业新局面。在文化传承维度,建成唐卡、藏香等48个传习基地,形成“指尖经济”产业链。以妇女从业者为主的仁布县亚德细褐羊毛织品农民专业合作社2023年产值达2000万元,实现农民致富增收;山南市创新“藏戏文化+乡村旅游”融合模式,精准培育136名女性文旅领军人才,带动当地特色旅游。数字化转型方面,2017年西藏妇联“巾帼电商”平台正式开通,开办以“互联网+妇女创业”为主题的系列妇女电子商务培训班,创建西藏妇女商务品牌,使得手工艺产品、民族服饰、本地土特产等通过网上销售开拓市场。那曲市班戈县牧女合作社通过直播带货拓展全国市场,带动700余户家庭增收。全区女性电商从业者借助“云端经济”,使得传统的氆氇走向欧美市场,实现民族文化价值与经济收益双重提升,凭借数字技能与传统产业传承发展的相互呼应,共同推动西藏妇女就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下,妇女长期遭受沉重压迫,基本生存权尚且无法保障,就业权更是无从谈起。她们被禁锢在家庭与繁重劳作之中,无法参与社会发展,各项权益毫无保障。今天的西藏,从传统作坊到现代企业,西藏妇女创业就业的蓬勃景象随处可见,她们正平等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在各领域大放异彩。展望未来,在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协同发力下,西藏妇女就业环境将会更加优化,助力她们实现梦想、贡献力量。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西藏妇女正以昂扬姿态绽放人生光彩,以“她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谱民族复兴的华章。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边巴拉姆 作者系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