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有近四成公募管理层更迭,行业变革高管洗牌提速
近4成机构的管理层发生变动。100多名高管职务调整。开年至今,公募基金行业人事变动浪潮汹涌。
第一财经梳理公开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今年已有149名基金公司高管职务更迭,涉及78家机构,其中基金规模不足千亿元的中小型机构占比近七成。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公募基金高频次的人事调整,存在多重因素。一方面,行业发展27年迎来新老交替,众多资深高管因退休卸任,年轻人才加速接棒;另一方面,股权变更、考核体系变革、业绩压力等,也促使高管团队持续洗牌。
老将接棒
新近出现高管变动的公募基金,是老牌机构招商基金。该公司5月19日公告称,徐勇因个人原因离任总经理,老将钟文岳回归接棒。
对于徐勇的离任原因,招商基金称,徐勇三年任期已满,因个人原因向股东提出离任申请,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钟文岳此前已在招商基金任职多年,2015年6月至2023年6月曾任该公司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深圳分公司及成都分公司总经理,今年5月回归招商基金。此外,其履历横跨申银万国、招商银行、招银理财等多个机构,在金融市场与资产管理领域拥有超过30年经验。
“钟文岳在金融和投资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复合背景以及‘知根知底’的优势,是当前环境下较为适配的高管人选。”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
数据显示,徐勇自2022年7月底接任总经理以来,带领招商基金的公募基金规模,从约6709亿元提升至今年一季度末的9323.42亿元,业内排名从第12位上升至第9位。招商基金称,对徐勇任职期间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未来将在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上保持一以贯之的稳定性。
招商基金成立于2002年12月,股东方为招商银行、招商证券,持股比例分别为55%、45%。从产品结构来看,其固定收益类仍占优势,债券型基金规模为3602.91亿元,占总规模比重的近4成。
对于此次履新,钟文岳说,今年是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之年,是行业重塑生态、加快转型的关键机遇期。未来将加强投研核心能力,进一步促进投研深度融合,持续强化投研数字化平台建设。
他还透露,将坚持以权益投资业务为本,持续发力做强养老金融业务,积极推动被动指数,公募REITs等重点业务发展;强化创新业务产品联动布局,打造招商特色基金投顾,积极推进“产品销售”向“投顾服务”模式转型。
新老交替加速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机构在人事方面动作频频。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今年已有149名基金公司高管职务变更,共涉及78家基金公司。也就是说,今年时间尚未过半,已有近四成机构的管理层发生了变动。
从机构类型来看,此次人事变动浪潮中,多为中小型公募基金管理人或次新公募。据第一财经统计,今年今年一季度末,上述今年涉及高管变更的公司中,超过7成机构的基金资产净值不足千亿元,其中有22家机构规模甚至低于百亿元。
拉长时间来看,基金行业高管变动的频繁程度愈发显著。在2020年至2024年,每年至少有350名以上的高管出现变化,最高年度达到445人。去年全年则有145家公募机构出现变动,这与2020年持平,均为历史最高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公司高管的频繁变更基本与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了正相关,保持着较高的流动性。与以往不同的是,近年来多名高管步入退休或面临退休的年龄,一些年轻人才走马上任。
例如广发基金原董事长孙树明、鹏华基金原董事长何如均、交银施罗德基金原董事长阮红等,陆续因退休离任。今年5月初,刚刚卸任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的韩勇,也临近退休年纪,该公公司副总经理田汉卿已在4月因退休卸任。
根据第一财经初步统计,已经公布年龄的高管中,“80后”的数量有所上升。2021年,朱雀基金董事长邬锦明、长信基金董事长刘元瑞等6名“80后”担任高管;去年,益民基金总经理王健、天弘基金董事长黄辰立等10名“80后”走马上任;今年,光大保德信基金督察长亓磊等5名“80后”也加入高管行列。
“行业走过27年,确实走到了新老交替的时刻,近年来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80后的人才接棒,尤其是部分中小公司。”一位头部基金公司人士对第一财经说,如今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生态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意味着年轻高管也需要面临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挑战。
5月出台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基金公司应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其中,基金公司股东和董事会对高管的考核,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行业面临深层变革压力,也体现在投研出身的高管身上。去年以来,多位知名基金经理卸任管理职务,选择将更多时间精力集中投入到基金管理中。据第一财经初步统计,去年以来至少有20名基金经理离任副总这一职位。如易方达基金张坤、诺安基金杨谷、万家基金黄海等。
此外,股权变更也是导致高管团队变动的重要因素。以海富通基金为例,海通证券与国泰君安合并后,该公司也迎来人事调整。今年4月,国泰海通副总裁谢乐斌出任董事长职务,任职仅8个月的原董事长路颖因工作调整离任,后续出任国泰海通研究所所长。
华南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公募基金行业高管人员的变更,除了正常的到龄卸任外,主要有股东任命或变动、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业绩不达标等因素。随着公募基金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管作为公司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相关考核也会愈加收紧,而常面临股东对规模和盈利迫切要求的次新及中小基金公司必然也更会出现高管流动的情况。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优秀的复合型高管人才仍是各机构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