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小麦“癌症”防控新突破 田间最高防效99%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8 18:5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振杰 李亚伟 余晓建 张昊

5月14日至16日,小麦茎基腐病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暨华北地区小麦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现场观摩会在新乡市召开。宣布我国在小麦茎基腐病防控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通过"两种一晚一喷"综合防控技术,田间最高防效可达99%,有效破解了这一被称为小麦"癌症"的防控难题。

2012年,小麦茎基腐病在河南省焦作市首次被发现,后来扩散至全国16个省区,严重威胁小麦产量。2024年,中国农科院启动了“小麦茎基腐病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任务,经过1年多的协同攻关,基本查清了我国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分布区域、影响因素以及病原菌优势种类和小麦品种抗病状况,成功筛选出一批抗病品种、高效药剂,提出“内调外疗、上控下促”的综合防控策略以及“两种一晚一喷”的综合防控技术,田间应用效果显著。

据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陈万权介绍,“两种”指抗病品种加上药剂拌种,“一晚”指在小麦的播种时期范围内适期晚播,“一喷”指在小麦早春返青拔节期喷施高效的农药。利用这套组合技术,田间最高防效可达99%。

在新乡县七里营镇,小麦抗茎基腐病标准化鉴定评价技术、抗病小麦品种筛选、新型杀菌剂组合与新剂型应用、返青期智能喷雾作业设备等多项成果的试验示范展示。延津县僧固乡面积达1000亩的“两种一晚一喷”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控技术推广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

来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北京、河北、河南等省市植保站的代表、项目咨询专家、子任务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有力推动了小麦茎基腐病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控新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