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端环境”中校准未来丨奋斗星城正青春

职业名片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
使用工具、量具、检测仪器及设备,对智能网联汽车及其相关零部件进行功能验证和测试的人员。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外卖电动车突然变道、老人推着婴儿车横穿马路、前车因积水突然急刹……这些现实中的危险常常发生,智能网联汽车能否提前预判并及时采取制动、避让等有效措施,不仅关系到驾乘人员与道路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影响着公众对智能交通技术的信任度与接受度。
负责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作为2024年人社部新增的19个新职业之一,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则像是智驾系统的“汽车医生”,为智能网联汽车“问诊开方”。

极端场景里的“闯关者”
大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敲击着汽车的挡风玻璃,雨刷器以最快的速度来回摆动。此时,一名“行人”却突然“接近”车辆前端……这不是电影中的惊悚一幕,而是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里上演的真实场景。
4月30日,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吴泽健正进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他身着绿色工装马甲,神情严肃地坐在主驾位置,准备随时接管汽车。伴随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车辆智驾系统提前预判并及时反应,实现了紧急制动。
1999年出生的吴泽健是福建人,研究生就读于广西某大学的交通运输专业。机缘巧合下,吴泽健成为人社部公布新职业后的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
“相比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智能驾驶系统更像刚拿到驾照的新手,需要无数次险情训练才能真正‘毕业’。”吴泽健介绍,除了让汽车智驾功能更加“拟人化”,他还要帮助主机厂、研发机构找到产品开发中的Bug,为工程师提供修复建议。
2023年,为真实验证和分析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性能及可靠程度,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经过千余次的实验,推出了国内首个基于特殊天气和危险场景的智能驾驶测评体系C-IAC,首次将测试场景从实验室的“理想环境”推向真实世界的“危险战场”,覆盖了大部分事故高发条件。
“以雨夜逆光场景为例,需进行中雨及大雨的降雨等级测试,每种等级下分别测试40千米每小时、50千米每小时、60千米每小时等三种速度,以此检验智能网联汽车在复杂天气与复杂光照叠加场景下的感知与安全性能。”吴泽健介绍,他和同事们已针对30余款热门车型展开测试,为消费者提供选车和购车的依据。

从“技术新兵”到“标准工匠”
在吴泽健看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不仅是技术的“质检员”,更是行业标准的“奠基人”。除了对智能网联车辆进行测试,吴泽健和他的同事们,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参与相关标准制定。
2024年,他与同事们一起参与制定的《智能网联汽车信心度技术规范》正式发布,通过拓展更多现实生活中的危险场景,对智能汽车进行更多考验,促进汽车实现更安全、更舒适。翻开规范文本,暴雨、团雾等数十个典型场景的测试流程,都凝结着他和团队在烈日下、暴雨中、深夜里的实测数据。
当下,传统汽车制造业迈向转型升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专业人才缺口将达3.7万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这一新兴职业成为就业市场“香饽饽”。
记者了解到,作为行业领先的检测机构,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已累计为超百家车企提供超万场专业测试服务,合作名单涵盖广汽、比亚迪等头部整车制造商,以及华为、百度等智能汽车技术方案供应商。
“公司拥有约50名专业检测骨干,团队成员均具备汽车工程、计算机科学、电子信息等跨学科知识储备,且多毕业于双一流高校,为检测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该公司副总经理姜维介绍,为应对行业人才缺口,公司制定了系统的人才战略:每年定向引进 20 名专业技术人才,并配套开展国家标准解读、实战化技能培训等专项培养计划。在中国汽研智能网联(湖南)公司的测试员中,大部分都是90后、00后。

记者手记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的工作,是智能汽车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人类迈向自动驾驶时代的坚实脚印。在他们的眼中,每一道测试数据都是通往未来出行的铺路石,每一次系统优化都是对“人、车、路、云”协同的深度解码。在这个属于“职业新鲜人”的时代,吴泽健和他的同行,用青春与专业,在智能网联的赛道上,书写着属于长沙、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
- 实时讯息 滚动播报:截至5日12时,湖南以下高速公路通行缓慢 05-05
- 实时讯息 在“极端环境”中校准未来丨奋斗星城正青春 05-05
- 实时讯息 这家深企为智能制造装上“飞刀” 05-03
- 实时讯息 e签宝智能合同Agent重磅亮相西安AI展,开启“AI+电子合同”全球化新篇章|AI展快讯 05-01
- 实时讯息 记者观察丨多地楼盘节前扎堆上市 房企竞争重在“拼品质”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