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亲清双向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近日,在浙江宁波北仑区临港新材料产业园内,挖掘机、吊车、推土车协同作业,全速推进中哲集团高端合成橡胶项目建设。该项目从签订投资协议到开工建设,比原计划提前了半年,基本实现了“拿地即开工”。
“政府的主动服务和高效审批,让项目筹建能够提前落地。”中哲集团政务事务相关负责人陈华锋说。此前,该项目预征地块中的部分土地报批面临流程多、耗时长等难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宁波北仑区纪委监委紧盯项目开工建设关键节点和问题堵点,通过实地走访、摸清实情、联合会商,推动职能部门主动作为,协助企业全流程报批,审批效率较正常流程提速50%以上。据悉,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35亿元,将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作为宁波舟山港核心承载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对外开放门户,宁波北仑经济总量大、外向度高、经营主体活跃。“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一流强港建设是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实践。”北仑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王恩胜表示,该区纪检监察部门从项目筹建开始跟进,以“全链条”监督体系,全力推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推动项目落地只是起步,如何解决企业日常经营中碰到的难点痛点问题?北仑区创新推出企业“烦恼指数”,以企业为中心,一端连接着北仑20个工业社区的200余名“亲清管家”,定期对接近6000家企业收集“烦恼”,并进行归类、分办;另一端连接着11个属地街道、20余个职能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后者聚焦行政审批、执法监管、廉洁履职等方面开展企业“烦恼”解决情况的专项监督,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反馈、事事有回应,并每月汇总,直观反映企业堵点问题的热度和实际解决的力度。今年以来,该区“亲清管家”已收集企业“烦恼”700余个,推动解决580余个。
北仑区还发布了“营商环境优化行动十八条措施”,推动提升涉企法治服务、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加强要素保障服务、深化开放自贸服务4方面18条54项具体任务全面落地。与此同时,北仑区坚持“严管+厚爱”双向发力,一方面制定公职人员政商交往的“十可为”正向行为清单和“十不准”负向行为清单,引导干部在营商环境工作中守住廉洁底线;另一方面推动精准问责在招商引资、服务企业、政策创新等领域运用,让干部放开手脚真抓实干。
近年来,北仑区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正在显现:全区已连续7年规上工业增加值位居浙江全省第一,区域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与活力,在浙江省营商环境监测中位居第一梯队。(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
- 实时讯息 宁波北仑——亲清双向发力优化营商环境 07-05
- 实时讯息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传统服装产业“织”出全球新丝路 07-02
- 实时讯息 深企组团赴百色,产销对接共促芒果产业发展 07-01
- 实时讯息 “线上+线下”同发力 居民求职更便捷 07-01
- 实时讯息 扎实开展访企入村 切实解决“急难愁盼” 06-30